当前位置:首页 > 悦美好 > 笔墨清香(文) > 正文内容

悦读:微信越用越多,朋友越来越少

micai10年前 (2016-03-22)笔墨清香(文)160

1

最近有很多朋友跟我抱怨,自己微信加了很多陌生人,各种各样的群加起来数量也快过百了。

每当这时候,我都会“安慰”他们说,你们这算什么,我有3000多好友,300多个群。然后我就把带着数字和小红点(微信未读消息)的截图“云淡风轻”地发过去。

被我的图片暴击之后,他们纷纷得到了治愈,于是我也时常活在自己是“治愈小公举”的幻觉之中。

但每个人都该知道,这种“比谁更惨”的游戏,除了能让深浸其中的人得到暂时性的毒品式安慰,根本没有卵用。

最重要的是,我们每天依然得面临手机卡爆和血压升高的现实性问题。

2

某一天我的朋友圈被一篇文章刷屏,大概的内容是说如果你与某好友很长时间没互动,你们就看不到彼此的朋友圈了。

我才恍然大悟,难怪我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过我所有大学同学的信息了。

我曾经说过,因为大学选择了一个自己不喜欢也学不会的专业,所以毕业时理所当然地在就业问题上犯了难。看到曾经同一起跑线的同学都有了不错的工作,甚至很多曾经在学业上表现不如我的人也有了一份至少很像样的工作,而我还在犹豫未来往哪儿走,那个时候的我心里是又急又气,说羞愧难当也不过分。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不会主动和任何大学同学联系。如果有人找我,我也是三两句草草敷衍过去。因为“越弱势的人,自尊心越强”嘛。

起先也未觉得有任何不妥。后来我找了一份我喜欢的工作,也因为工作关系加了越来越多的人到微信上。

这时我才发现,我的朋友圈里早就没有了朋友。

3

在我还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10多年前的样子吧。那时候,我的亲戚因为是大学老师,很早就接触了计算机,也买了一台电脑在家里。

那时的我对这个新鲜事物可好奇了,周末一有时间,就跑去亲戚家上网。那还是个QICQ不是很普及的年代,网友聊天都是去各种聊天室。现在想起来,它实现的功能就跟现在的微信群聊差不多。

所有人都在一个空间里发消息,你可以选择对所有人说,也可以选择对某个人说(相当于@某个人)。不同的是,聊天室里的人全部都是陌生人,而微信不全是。

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当时说了什么,一个小学生跟陌生人能聊出什么呢?想想也是觉得好笑。

只记得当时对于这种行为是乐此不疲,通常就是聊着聊着几个小时就过去了。还有一次,从下午4点聊到了晚上8点,连饭都忘了吃。

现在看来,当时那种行为就是纯打发时间的无效社交。一群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存在感的人去网络世界里抱团取暖,追寻彼此的精神慰藉。

而微信群聊,正在加速这种趋势。

4

微信的所有功能里,我最讨厌的是这两个:「群发助手」和「@所有人」。

“我今天清理了我的通讯录好友。你也来清一清吧,看看谁删除了你。清理方法:xxxxx”

我猜你也多半收到过这句话吧。

喜欢发这段话的人通常就是那些喜欢用恶意去试探别人的人:“我知道你也不是很喜欢我,那么我……”

拜托,大姐,你能不能对自己有点信心啊。

我相信群发功能被创建的初衷一定是好的(并没有),你可以群发祝福,上级可以给下级群发任务,可以通过群发做某项调查……但这种功能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用了,一定是过犹不及。

一个做自媒体的群友因为很喜欢群发“分享我朋友圈的第一篇原创文章吧,支持原创,谢谢”,在忍了10次之后,我终于把她拉黑了。还有朋友乐此不疲地给你发早安鸡汤。也终究在我看到3次后分手说了拜拜。

这其中最让人忍受不了的事是,这两位都是和我私交甚少的陌生人。

在微信通讯录里陌生人占比越来越高之后,你会发现,群聊逐渐替代私聊,群发逐渐替代一对一的个性化沟通,点赞逐渐替代评论。

而「@所有人」这个功能是为了改善微信群聊体验而做,最后却违背了初衷,让群聊体验做得更差。

我的300个微信群里,有90%的群处在废弃状态,也分两种情况:要么是没人管理,广告横飞;要么是失去活力,一片死寂。

这些群,即便你发个红包进去,都未必有人抢。奇怪的是,里面的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不退群,任由垃圾信息占据自己的手机内存。简单一想也明白,现在的人都把群消息屏蔽了,管你里面发什么,我根本不看。

于是「@所有人」这个功能上线了。只要群主修改群公告,群里所有人都会收到提示。

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功能,可有些群主喜欢一天改3次群公告,愣是把权利用到极致。于是被“激活”的群友纷纷退群。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微信的日活人数是6.5亿。在一个社交软件如此普及的情况下,你确实很难避免low逼的存在。避无可避,逃无可逃。

越来越多人把微信当成了一个营销的平台,没有真实,没有情感,有的只是虚无和迷惘。

5

我常常想,微信真的是一个熟人社交APP吗?朋友圈里真的都是朋友吗?

为什么我一打开朋友圈,就能看到充斥满屏的低级微商广告?

为什么我看到的都是ps过度的自拍和早就过气的网络段子。

从来没有一个社交软件让我如此害怕,它占据了我醒着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却不能给我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任何实际帮助。

是时候该逃离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轻微生活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humicai.cn/reading-more-wechat-less-friends.html

分享给朋友:

“悦读:微信越用越多,朋友越来越少” 的相关文章

有些话,有故事的人也许会懂

有些话,有故事的人也许会懂

1、很偶尔的,你会找我,联系我,你的突然出现,还是会挑拨我的心弦。只是,我也学会对你伪装了,不冷不热,不咸不淡,笑得没心没肺,也不会再流那廉价的眼泪了。然后听你轻轻地说:“你变了。” 2、总要等到过了很久,总要等退无可退,才知道我们曾亲手舍弃的东西,在后来的日子里...

名人语录:听他们说

名人语录:听他们说

徐志摩说: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梁...

朝花语录:舍得、放下、忘记

朝花语录:舍得、放下、忘记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顺其自然。因为心无所恃,所以随遇而安。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不经意的一瞥,就已隔经年。 我讨厌谁,总是表现的特别明显 ,而我喜欢谁,却伪装的很好。 心一动,世间万物跟着生起,纷纷攘攘,无时或了; 心一静,浮荡人生复归平静,纷争循形,尘劳消迹。 心灵安顿...

中国女人为什么迷恋钟汉良?

中国女人为什么迷恋钟汉良?

“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当穿着合体西装的何以琛,在上海街头,面对知名女主播妹妹,说出这句金句时,电视前的很多女人,被秒得一塌糊涂。     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人鱼爱上了王子,但他们不是同类,小人鱼找到巫婆,用无法忍受的疼痛,换来了一双脚...

几米:当世界只有我和你

几米:当世界只有我和你

当世界只有我和你…… 我对你诉苦时, 请你一定要安慰我。 我就是需要你温暖的安慰, 才会对你说。 当我沉浸在幸福的梦中时,请千万别唤醒我。 当我倒霉时, 请告诉我你更倒霉的事。 我愤怒时, 请让我一个人静一静。 当我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时, 请你陪在我身边。 当我寂寞...

安妮宝贝:永远有多远

安妮宝贝:永远有多远

曾经我很喜欢去郊外的那段铁路散步。在那边能看到田野上大片的雏菊,它们在细长的梗上开出硕大而清香的花朵,颜色是诡异的蓝紫,我总觉得潮湿的泥土下应该有许多昆虫的尸体,才能生长出这样颓败而茂盛的植物。 风把细碎的花瓣吹散到我的头发上,脸上,有时候我把花瓣拣起来,轻轻咀嚼着它。 一个人掂起着脚在窄窄的铁...

网扑蜘
9年前 (2016-12-12)

赞成这种说法

轻微生活
9年前 (2016-12-09)

可以从物理上或心理上进行一定程度的规避

胡杨
9年前 (2016-12-09)

分析的很对,但又不得不面对这种社交轰炸是吧

轻微生活
9年前 (2016-11-08)

从某种角度而言,确有其理!哈哈

轻微生活
9年前 (2016-11-08)

截然相反,微信频率非常高,QQ现在只是偶尔看看好友动态

博客导航
9年前 (2016-11-08)

微信现在用的频率比较少,还是QQ多一点,微信都是上去看看点个赞而已

木杉
9年前 (2016-09-09)

微信也没人聊的,都是自顾自在发朋友圈,然后大家手抖一下点个赞。

木杉
9年前 (2016-09-09)

QQ早没人用了,除了跟工作相关

木杉
9年前 (2016-09-09)

所谓越长大越孤单,科技越发达便利越没朋友。真正的朋友还是要时常约约饭局喝喝茶的好。

轻微生活
9年前 (2016-09-05)

身边朋友都是用微信,QQ几乎没有人在用了,
空间也越来越少人用,更多的是刷朋友圈。

卢松松博客
9年前 (2016-09-03)

聊天主要用的还是qq

HappyDays
9年前 (2016-06-27)

轻微生活
9年前 (2016-06-27)

昨天和以前的校友联系,都说QQ已经out了,现在都兴玩微信、朋友圈,一般看见卖东西,高频刷广告我就直接屏蔽

HappyDays
9年前 (2016-06-25)

现在什么微信朋友圈啊,qq空间啊,全都是在卖东西,还有,好多人加了根本就没有发一条消息。

热腾网
9年前 (2016-06-03)

没事了多和朋友们联系联系,还是维持关系的一种方法。

轻微生活
9年前 (2016-05-04)

一入微信深似海,哈哈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